桂电要闻

上一篇:下一篇:
热门文章

【教育评价改革】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完善人才评价机制

作者:发布时间:2022年06月07日 15时37分

职称制度改革是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激发高校办学活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我校以深化分类评审和完善分类评价标准、创新评价方式为改革方向,统筹平衡不同系列职称差异,坚决破除“五唯”顽疾,修订《十大网赌博正规信誉网址高等学校教师系列职称评审条件》,结合学校实际出台《十大网赌博正规信誉网址实验技术系列职称评审条件》、《十大网赌博正规信誉网址自然科学研究系列职称评审条件》和《十大网赌博正规信誉网址社会科学研究系列职称评审条件》,深入推进新时代教师职称评价制度改革,畅通人才发展通道,进一步释放人才发展动力,为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突出师德评价,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是将师德师风表现作为职称评价的首要标准和前置条件,构建科学合理的思想政治与师德师风考核评价体系,注重依托和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由二级单位基层党组织和学校教师工作部严格审核把关申报人员的师德师风表现,校院两级联动,完善师德师风反馈监督机制,引导广大教师育人先育己、立教先立德。

二是将教书育人、思政育人成效作为职称制度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在职称评审条件中纳入担任班主任、辅导员等相关经历作为申报前置条件,同时注重教学与思政工作质量、育人成效考察与评价,引导广大教师切实践行立德树人初心。

三是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专职辅导员队伍职称评审机制。根据学校实际及发展需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职辅导员类职称评审单独计划、单设标准、单独评审,建立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岗位要求、教学科研特点的评价标准,分别注重考察教学工作业绩和育人实效,推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教师队伍发展。

二、强化分类评聘,畅通教师职称发展渠道

针对影响学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根据不同系列、不同类型、不同级别专业技术人员工作实际及特点,结合学校学科发展需要,分类分层制定科学合理、各有侧重的评价标准,着重解决评价体系不完善、不平衡、标准不合理、一刀切等问题,形成高校教师系列为主、其他系列为辅的职称评审条件体系,增强学校职称评审体系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实现教师群体分类、晋升通道分类,引导教师自主选择符合自身特点,最能发挥自身特长,最能激发自身积极性和创造力的岗位,并在所选岗位上实现自我价值,服务学校高质量发展。其中,高校教师系列更注重教育教学水平与成效,进一步优化完善了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并重型、科研为主型、社会服务型、思想政治理论课类教师、专职辅导员类等6种类型的评价标准。对实验技术岗位的评价,一改过去等同于教师岗位的评价方式,突出岗位特点,以实验实践教学与工作业绩成果为主要评价依据,增加实践教学工作量、承担实验教学研究或改革项目、开展实验实训方面的学术探索等要求,更多考察实验实训方面取得的业绩成果,为探索制定符合实验技术人才职业特点的职称制度夯实基础。研究系列评审条件不设定教学业绩要求,而是在高校教师系列科研为主型的评审条件基础上,更注重评价科研、学术方面的水平与贡献,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个研究系列,并分别设置了不同的科研业绩和学术评价标准。

 

三、注重多维评价,强调业绩、水平与实际贡献

结合高校教师工作特点,学校多维度全方位设置教师评价内容,更加注重业绩、水平与实际贡献,细化包括教学、科研以及学术等各方面的评价内容,对教师进行多维评价,努力克服“五唯”倾向:既评价教育教学情况,又评价科研水平与创新情况;既注重基础研究成效,又重视科技转化情况。具体评价标准方面,增加了各类业绩条件选项:教学水平与贡献方面从教改课题、教改论文、教材主编、教学竞赛到课程建设、指导学生获奖、指导学生申请获得创新创业项目等方面全覆盖;科研水平与贡献方面从科研获奖、项目承担、发明专利、标准制定、成果转化、决策咨询、服务社会等方面全覆盖;学术水平与贡献方面从发表学术论文、出版学术专著、译著等方面全覆盖;同时对各项业绩的突出程度进行突出业绩项和可选项的弹性设置,对人才进行多维度评价,破除“五唯”的弊端,拓宽人才成长路径。

四、实行同行评议,注重代表性成果质量

我校高级职称评审实行代表性成果同行专家学术评价制度,其中所有申报正高级职称的代表性成果,由学校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组织校外同行专家评价。代表性成果不限于论文、著作,还可以是专利成果、技术报告、专业作品、教学与工作案例、成果转化、指导学生获奖、决策咨询报告等各类成果,更加注重评价代表性成果质量、原创价值和对社会发展的实际贡献。

五、畅通绿色通道,激发优秀人才创新活力

对取得重大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突破、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难题等业绩成果、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中做出重大贡献的教师,以及引进的海外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按系列分类设置破格评审条件,允许教师突破学历(学位)、资历等条件限制,建立职称评审绿色通道,把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作为人才评价的主要标准,破除优秀人才发展体制机制障碍,激发优秀人才创新活力。

六、贯彻落实政策,平稳有序做好衔接工作

严格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和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精神以及职称评审管理等相关规定,尤其是关于2026年及以后晋升相应系列职称应取得本系列下一级职称并满足本专业工作的年限要求的工作部署,立足实际,平稳有序做好过渡期各类政策衔接工作。

七、突出主体责任,规范职称推荐评审过程

学校职称评审过程突出明确责任主体,落实二级学院、相关职能部门、学校职称改革办公室以及职称评审委员会的材料审核、资格审查、审议推荐、评审等相关主体责任,在院级、五部门、职称改革办公室等各审核环节之间建立了相应的平衡与制约机制。通过二级单位审议推荐小组评议学术水平、审议推荐申报材料,基层党组织考核师德师风,学院党政联席会综合审核评议结果”等步骤来优化二级学院推荐环节,重点突出二级学院的主体作用;通过二级学院以及五部门的“双向循环”审核,确保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申报资格;通过二级学院审核、五部门审核、学校职称改革办公室审核、第三方学术评价、学科组评议、评委会评审、学校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审定等环节,体现学校对专业技术人才师德师风、业绩水平、实际贡献评价的科学、公平和公正;通过二级学院及学校等申报材料公示、资格审查公示、评审结束公示等环节,加强职称工作的公开透明和群众监督力度。

(来源:职称改革办公室 黎仁惠)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