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光明日报
https://app.gmdaily.cn/as/opened/n/59f2136c924243ccab556b7b2881f7f7
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发展的基本前提,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强调指出,要坚持维护国家安全不动摇,加强重大风险识别和防范,统筹改革发展稳定,坚持先立后破、不立不破。这为我们在新的征程上保持战略定力、战略自信、战略耐心,做好应对任何形式的矛盾风险挑战的准备,不断开创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提供了根本遵循。
加强重大风险识别和防范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顺顺当当就能实现的,我们越发展壮大,遇到的阻力和压力就会越大,面临的外部风险就会越多。这是我国由大向强发展进程中无法回避的挑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绕不过的门槛。我们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战胜风险挑战中壮大,始终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风险意识。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风险意识、责任意识。当前发展形势总体是好的,但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各类矛盾和风险易发期,影响国家安全的时空领域和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复杂。我们要正视这些问题的存在,增强风险意识,树立底线思维,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风险思考得更深入一些,注重堵漏洞、强弱项,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
“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未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提升风险识别能力是前提和基础,首先要知道风险在哪里,是什么样的风险,什么时候发生风险。当前,我国面临对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对内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双重压力,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我们面临的重大风险,既包括国内的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社会风险以及来自自然界的风险,也包括国际经济、政治、军事风险等。如果不能及时见微知著、防微杜渐,这些重大风险往往容易相互叠加,形成共振,产生连锁反应,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巨大的冲击力和破坏力。要全面识别各种重大安全风险,对每一种风险产生的背景、触发因素、具体特征、可能的损害等予以精细化掌握,及时跟踪内外环境变化导致的风险特征和发展程度的最新变化,加强对各种风险之间的先后触发、联动关系以及存在的交互规律等进行深度挖掘,重点识别可能迟滞或中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全局性风险和重大风险,深度赋能新技术,打破数据壁垒,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充分应用在风险分析和预测研判中。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必须始终保持高度警惕,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鹅”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要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科学处理重大风险和一般风险、全局风险和局部风险、宏观风险和微观风险、紧急风险和长远风险、新型风险和常规风险、单一风险和复杂风险、表面风险和深层风险、原发风险和次生风险的关系,从体制、机制、方法、手段、识别、研判、处置、跟踪、反馈等全方位入手,完善风险防范体系的各个环节,实现风险防范处置的数字化智慧化。
统筹改革发展稳定
“一枝动,百枝摇。”改革发展稳定向来不是割裂的,是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是实现长期稳定的基础;发展是改革的目的,是稳定最可靠的保证;稳定则是改革、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发展的重要要求,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之中。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始终把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我们保持了我国社会大局稳定,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了良好环境。“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世界逆全球化抬头、世界经济阴霾重重,国际形势愈加波谲云诡,周边环境愈加复杂敏感,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新形势下我国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面临的威胁和挑战增多,特别是各种威胁和挑战联动效应明显。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要增强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方向不变、道路不偏、力度不减,立足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大背景来谋划改革发展稳定,立足防范风险的大前提来统筹改革发展稳定。
统筹改革发展稳定,既要敢为天下先、敢闯敢试,又要积极稳妥、蹄疾步稳。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准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平衡点,准确把握近期目标和长期发展的平衡点,准确把握改革发展的着力点,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的结合点。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新发展理念,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的可承受度有机统一起来,努力从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夯实国家安全的群众基础,筑牢国家安全的铜墙铁壁。
坚持先立后破、不立不破
“思深以致远,谋定而后动。”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把保证新时代国家安全当作“头等大事”,必须坚持先立后破、不立不破,处理好破和立的关系。
先立后破、不立不破是对“立”和“破”之间辩证关系的科学把握,是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的鲜活体现和现实应用,是对当前复杂的国内外环境进行综合研判后的一种战略考量,是居安思危、谋定而后动的忧患意识,是基于国家安全、人民幸福、关键时期避免不可预测的重大风险和重大隐患的一种智慧抉择。先立后破、不立不破给了我们以勇毅推进改革攻坚克难的基本保障,也是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责任和担当。
要深刻认识破立关系的重心和落脚点是在“立”上,不能够未立先破。要把立的工作做在破前,没有立之前,不要急于破,要坚决避免旧的破了,但新的没有立起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的:“不能把手里吃饭的家伙先扔了,结果新的吃饭家伙还没拿到手,这不行。”一方面要立得住,立得好,只有这样,才能放心破,破得好。否则即使旧的东西一时破了,过不了多久,又会死灰复燃、沉渣泛起。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不能脱离实际、急于求成,猛踩刹车,要坚持立字当头,先立后破、稳妥推进,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另一方面,也要通过破来为立创造条件。尤其要通过坚决破除新自由主义、宪政民主、普世价值和历史虚无主义等各种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的错误思潮,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牢固树立和坚决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提供良好社会舆论环境。
(作者:邓国峰,系十大网赌博正规信誉网址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